冷媒
冷媒是构成冷冻循环的工作物质;在液态下,制冷剂吸收周围物质的热量并在低温下蒸发,从而冷却物质。
192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GM) 首次开发出氟利昂12 (氯氟烃) 。1930年开始与杜邦公司共同以“氟里昂”为商标进行生产。由于氟利昂在化学和热方面非常稳定,因此在开发时它被吹捧为梦想的化学物质。
氯氟烃 (CFC) 的冷媒推动了制冷技术的飞跃发展。然而,人们发现冷媒冷媒CFC、HCFC)R12 和 R22 中的氯会到达地球平流层并破坏阻挡紫外线穿透大气层的臭氧层。结果,它们的生产和使用被全面禁止(1995 年)。此外,不含氯的 HFC 也会导致全球变暖,因此人们正在重新考虑它们的使用。目前,制冷技术领域正在进行氟碳冷媒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这些替代品包括异丁烷和二氧化碳 (CO 2),统称为天然冷媒,正受到人们的关注。
控制柜空调等家用电器使用R134a和R407C(三元混合冷媒),它们被称为替代制冷剂。从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HFCs和混合冷媒的使用和废弃受到限制,未经许可废弃将受到行政处罚(《氟碳化合物回收和销毁法》和《氟碳化合物排放和适当管理法》)。
参考链接→氟利昂排放抑制法
各种冷媒的臭氧损耗和全球变暖系数比较
种类 | 符号 | 臭氧层破坏系数 (ODP) |
全球全球变暖系数 (全球升温潜能值) |
|
---|---|---|---|---|
CFC | 氯氟烃 | R-12 | 1 | 10900 |
HCFC | 氢氯氟烃 | R-22 | 0.055 | 1810 |
HFC | 氢氟碳化物 (1) | R-134a | 0 | 1430 |
氢氟碳化物 (2) | R-32 | 0 | 650 | |
HFC混合 | 氢氟碳化物 3种(2种)混合冷媒 |
R-407C | 0 | 1774 |
R-410A | 0 | 1980 | ||
R-404A | 0 | 3780 | ||
HFO | 氢氟烯烃 | R-1234yf | 0 | 4 |
天然冷媒 | 异丁烷二氧化碳 (CO 2) | R-600a | 0 | 3 |
R-744 | 0 | 1 |
冷媒名称
单一冷媒 | 共沸冷媒混合物 | 非共沸冷媒混合物 | 无机冷媒 |
---|---|---|---|
![]() |
![]() |
![]() |
![]() |
*共沸是指混合冷媒的沸点几乎相同。非共沸是指混合冷媒的沸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