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
IEC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家成立于1908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从事电气电子技术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工作。其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合作,规划和制定指令、标准一致性(ISO/IEC17000系列)和信息技术(ISO/IEC/JTC1)等国际标准(IEC标准),以确保符合这些标准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IEC主页
https://www.iec.ch/
ISO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47年,负责制定国际标准(IS)。它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其使命是促进国际标准方面的全球互助。它通过提供各国之间的通用标准来促进全球贸易。其约20,000项标准涵盖所有领域,包括工业产品、技术、食品安全、农业和医药。使用ISO标准有助于创造安全、可靠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陷并提高生产力。ISO标准保护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并确保产品符合国际上既定的最低标准。
ISOホームページ
https://www.iso.org/iso/home.html
国际标准体系

欧洲 (欧洲)
EN标准
EN标准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欧洲电气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 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TS) 发布的欧洲统一标准,该委员会由30个欧洲国家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义务采用EN标准作为其国家标准。有时也称为CEN标准 (CEN/CENELEC标准) 或欧洲标准。
CENELEC (电气领域) 主页
https://www.cenelec.eu/
CEN (非电气领域) 主页
https://www.cen.eu/Pages/default.aspx
CE标记
CE标志是显示在欧盟(欧盟)销售(投放)的产品符合欧盟标准的标志。CE标志表明产品符合欧盟特定行业指令和法规中规定的基本要求。“CE”是法语“Conformite Europeenne”(英语:欧洲合格认证)的缩写。
大多数基本要求与产品安全相关,但近年来,CE 标志已成为一项强制性要求,用于声明产品符合 RoHS(有害物质限制)指令和生态设计指令中规定的环境性能标准。相关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或其代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将进行必要的合格评定,并将标志加贴在产品、包装和随附文件上。带有正确 CE 标志的产品可保证在欧盟境内自由销售和分销。

新进路指令
旨在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方法指令于1985年通过,旨在协调产品标准、安全法规和其他规则,以适应经济市场统一化的发展趋势。1)机械指令、2)低电压指令、3)电磁兼容指令等指令针对每种特定产品特性制定,规定了每种产品必须遵守的标准(基本要求),而体现这些标准的EN标准(欧盟统一标准)则作为协调标准而制定。
机械指令:2006/42/EC
这是以电力、气动、液压等为能源运行的机器的安全标准,是关于安全用于防止机器(机械安全)引起的事故的机械和安全部件的指令。 制造商或代理商必须通过合格评定程序。
卫生安全必须满足要求、准备技术文件、按要求由公告机构进行认证、准备 EC 符合性声明、贴上 CE 标志等。 此外,每个国家的国家法律都规定了适用于违反指令的处罚。
机械指令的详细说明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32006L0042
低电压指令:2014/35/EU
电气设备指令安全(电气安全),其主要目的是允许电气产品在欧盟自由销售,同时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它涵盖了设计用于 50-1000 V 交流电压或 75-1500 V 直流电压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除非特别排除在外。每项标准都规定了具体要求,但一般来说,技术要求大纲如下
(1) 危险区域(如使用危险电压的区域、移动部件等)必须是人员无法进入的。
(2) 人员可触及部件的温度不得过高,以免造成灼伤危险。
(3) 部件的温度不得高到足以引起燃烧、绝缘降解等。
(4)不产生有害辐射(激光、电磁波、射线等)。
5)外壳有足够的强度。
6) 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没有倾倒的危险。
7) 绝缘足够。
8)保护接地(如有必要)充分。
9) 无起火危险
10) 漏泄电流不太高
11)安全在单故障条件下不受损害
12) 正确执行所需的显示
13) 操作说明书书写正确。
低电压指令详情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2014L0035
EMC指令:2014/30/欧盟
EMC 代表电磁兼容性。其目的是防止电磁干扰,并定义了两项主要的保护要求。
1) 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会干扰无线/
通信设备或其他设备的操作 (发射)
2) 在预期环境中不会出现不可接受的性能下降
抗电磁干扰,确保运行
为了分发目标设备,它们必须满足这些保护要求。
EMC 指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适用于大多数销售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该指令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同时规范了发射和抗扰度,而其他法规,例如日本的《电气用品安全法》和 VCCI 法规,以及美国的 FCC 法规,主要规范发射。工业产品的适用性主要根据抗扰度(EMS:电磁敏感度)标准 EN61000-6-2 和发射(EMI:电磁干扰)标准 EN61000-6-4 来确定。
EMC指令详情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2014L0030
RoHS指令:2011/65/EU
这是一项限制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特定有害物质的欧洲法律。该法律已由2011年6月8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2011/65/EU号指令修订。修订后的RoHS指令限制在额定电压为交流1000V/直流1500V以下的所有电气电子设备(豁免产品除外)中含有10种物质。2015年6月新增的4种邻苯二甲酸酯物质中,DEHP在日本是电线被覆层和塑料增塑剂中广泛使用的物质,预计未来替代速度将加快。
<限制物质>
・铅(铅及其化合物):1000 ppm以下
- 汞(汞及其化合物):1000 ppm 或更低
・镉(镉及其化合物):100ppm以下
- 六价铬(六价铬及其化合物):1000 ppm 以下
- 多溴联苯 (PBB):1000 ppm 或更低
- 多溴二苯醚 (PBDE):1000 ppm 或更低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1000 ppm 以下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1000 ppm 或更低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1000 ppm 或更低
-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1000 ppm 或更低
RoHS指令详情
https://ec.europa.eu/environment/topics/waste-andrecycling/rohs-directive_en
北美
UL/CSA标准
北美(包括加拿大)的电气产品法规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由原产国的第三方认可测试实验室进行认证。经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认证的测试实验室被称为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 (NRTL)。
获得认证的公司有:安全实验室(UL)、Intertek 测试服务北美公司(ITSNA,原 ETL)、加拿大标准协会(CSA)。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加贴认证标签,并按照各认证机构规定的显示项目和显示显示。
美国和加拿大已达成相互承认协议(MRA),可以实现相互承认。
UL标准包括贴在成品等上的“列名标志”和贴在需要附着在别的东西上才能发挥功能的部件上的“认可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CCC制度)
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伴随2001年中国加入WTO,于2002年建立的,目的是整合国内原有的各类认证制度,使作为CCC认证制度技术标准的中国国家标准(GB标准)与IEC、ISO等国际标准接轨。
CCC认证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为基础。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以及保护环境,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的产品必须经认证机构检验合格,并显示认证标志。未显示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CCC对象品目〉
・电线电缆
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气设备
・低压发电机
・小输出电机
・电动工具
・电焊机
・家庭及类似用途的设施
・音频/视频设备
・信息技术设备
・照明设备
车辆和安全配件
・车辆轮胎
・安全
・农业设备
・电源终端设备
・消防产品
・安全预防犯罪产品
・无线局域网产品
・室内装饰产品
・玩具产品
CCC认证详情
http://www.cnca.gov.cn/

日本
JIS (日本产业标准)
JIS:是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缩写,是日本的国家标准之一。是根据工业标准化法,接受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的报告,由大臣制定的工业标准。2019年7月1日,修订为“产业标准化法”,增加了数据和服务,从“日本工业标准”更改为“日本工业标准”。
1955年国际协议规定JIS标准符合ISO和IEC标准。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主页
https://www.jisc.go.jp/

PSE标准(电气用品安全法)
PSE:Product Safety Electrical & Materials 的缩写,表示产品符合安全性质的技术标准。标志分为两种:菱形标志 "指定电器和材料 "和圆形标志 "指定电器和材料以外的电器和材料"。必须检查有关产品的电气设备安全和电磁辐射(排放)是否合格,并将 PSE 标志显示贴在设备上。
经济产业省电气用品安全法页面
https://www.meti.go.jp/policy/consumer/seian/denan/index.htm
